開始進修後,要學習的是如何在課業與工作中取得最大平衡。這學期選修的課程,共同點都是要上台報告,雖然上台對我來說,不是太大難事,但總要有內容吧。因最近講課邀約較多,導致假日都在外縣市講課,加上固定的電台錄音、社區大學的課程等行程,導致沒什麼時間讓我準備報告。


還好平常自已對報告的整理還算熟練,事先跑一趟國家圖書館,花了將近半天收集相關資料,並整理相關報告重點,才能在期限前完成報告。

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能輕易收集到很多論文的PDF電子檔,省下還需影印的相關成本,但PDF檔案都有保護限制,無法直接複製文字,導致如果要引用一些文字內容,可能需要一字字打。不過要破解,還是有辦法的啦,只要善用一些破解軟體,就可輕易解除文字複製限制。

這次的報告主題是針對論文「以社會網絡建構虛擬社群之人際信任指標」作評論,此論文重點在於應用中觀層次的「鑲嵌理論」,從虛擬社群中各成員所鑲嵌的社會互動網絡之歷史脈絡資料中,建構出一些社會網絡指標,以有效預測某個成員或某個言論之可被信任度。

鑲嵌(embeddedness)一詞,最早是由人類學家Polanyi(1957)提出。鑲嵌觀點認為個人經濟行為會受到各項社會規範的影響,進而推論組織中人際關係網絡對於個人行為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
雖然網友人際信任指標影響社群網站的價值,但隨著新服務不斷推出,不斷走向更精緻化與個人化,如何在信任與服務間取的一個最大平衡,變成很多服務提供者需不斷思索的問題?只能說:「網路,因創意而偉大!」

我想,我要已經慢慢熟悉研究所的生活步調了。再繼續加油努力吧!

圖文:楊偉龍 Waylon Yang 數位生活 達人應用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igipi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